比亞迪526電動車被撞起火事件不僅再次引起了人們對動力鋰電池安全性的質疑,而且顯露了我國在鋰電池檢測方麵存在著缺陷。日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18所申報的《鋰離子電池檢測公共服務平台》項目在2012年度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金招標項目中順利勝出,獲得批準立項。這意味著我國在鋰電檢測工作上將有更大突破。
據了解,目前國內還沒有建立起完善的鋰電池檢測體係。比亞迪曾公布其e6電動車的動力電池已經通過了各項檢測,並符合國家標準。但是根據其檢測報告,比亞迪檢測的僅是單體電池,並沒有對成組後的電池包進行檢測。而駱駝蓄電池集團特電公司總經理張建華則指出,國內對於電池包的檢驗目前還沒有。因為檢驗電池包需要在高科技的電池檢測實驗室進行,成本非常高。
此次,中國電科開展的項目將有效填補國內在鋰電池檢測方麵的缺失。據悉,該項目將建立鋰離子電池性能的完整評價體係以及規範性的測試平台。中國電科將在今年和明年分別對業內不同類型的鋰電池進行一次大範圍的檢測評估工作,以逐步建立起鋰電池安全特性、耐久特性等數據庫。通過開展該項目,中國電科將進一步完善各類型鋰電池的綜合評價體係,為國內鋰電池行業搭建一個良好的鋰電池檢測服務平台。
鋰電池因為具有能力密度高、循環壽命長、無記憶效應以及環保無汙染等優勢而被廣泛應用於數碼電子行業。目前,其在電動車以及大型儲能方麵的應用也逐漸得以展開。中國電科鋰電檢測項目的開展,將有利於更好的排除鋰電池的安全隱患和故障,推進鋰電池實現更廣泛的應用。